为什么说炒股是一门艺术呢?

2024-05-19 21:25

1. 为什么说炒股是一门艺术呢?

1、首先纠正一下你的说法,炒股完全是投机,和“艺术性”毫不沾边。只有长期投资者才承认“股票投资是一门艺术”。投资和投机虽一字之差,但是结果却相差万里之遥。
2、很多投资大师均认同“股票投资是一门艺术”这一观点,这是他们在股市几十年的切身感受。
3、为什么说股票投资是一门艺术呢?一是股票投资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这个规则就是“价值投资理念”;二是股票投资一定要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这个事实基础就是“价值投资”。在此两大基础之下,你可运用你的学历、经验、股市研究等,再通过独立思考“艺术性地发挥”。这种艺术不是舞蹈,想怎么编排都没用。

为什么说炒股是一门艺术呢?

2. 关于所谓文化艺术品投资公司的问题,感觉我被坑了


3. 中国究竟还有多少人认为炒股(投机)和投资是混为一谈的?或者是把它们弄反的?约占百分之多少?

大部分吧

中国究竟还有多少人认为炒股(投机)和投资是混为一谈的?或者是把它们弄反的?约占百分之多少?

4. 还是大学《艺术概论》课后作业!在线求解答!

都是网上找到的,帮你删减了点
第一题
艺术并不意味着是真实的再现,艺术体现出的是艺术家的想象力而不是视觉,表现出的是艺术家的内在精神、文化修养以及对事物深邃的洞察与体会,所谓师法自然只是感性的认识,转化为艺术的表现则是理性的认识,这两种意识达不到谐和、互动与统一,不可能在艺术上产生突破。因此只有懂得历史才能认识时代,只有了解民族文化才能知道如何去表现去创新。在绘画艺术领域里,风格体现的是技巧,内涵体现出的是思想,只有将其合为一体,才能称之为完整的艺术。中国画的艺术灵魂是“意境”是“内涵”,水墨与技法是画家用来抒发其艺术思想赋予绘画作品艺术灵魂的方法及工具,因此画家只有通其“理”,才能得其“法”;只有通其“理”,才能得其“魂”,才能使其绘画作品具有艺术灵魂。以平庸的、投机的精神状态,很难创造出具有震撼性的绘画艺术作品,真正的艺术是使人的心灵产生震撼,真正的艺术是永恒的,必然代表着一个时代。那种卖弄噱头、华而不实、糊涂乱抹的东西,不是艺术,只是中国画艺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垃圾。优秀画家作品中表现的是文化、是人性、是激励、是开拓,他们的作品能与人的心灵沟通,其深邃的艺术内涵与艺术美的动人魅力能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与启迪。
第二题

哲学与艺术:哲学用明确的概念、范畴、语言去规定和传达这种艺术所表达的,本来无法规定、无法用语言传达的生命体验。
艺术不同于哲学之处在于:艺术只忠实于生命的本能冲动,不经过任何理智的介入而直接呈现无对象感觉,感觉过程的完成就是艺术呈现过程的结束——艺术作品的诞生。
艺术与宗教:哲学的理智概括常常导致生命的自我封闭,而艺术的感性呈现却是走向生命的自我开放。。那么宗教就或许是介乎于二者之间的过渡,伟大的哲学家和伟大的艺术家的身上都有某种程度的宗教感。然而,由于宗教总想通过禁欲来达到人的自我超越,所以它对生命所起的作用往往类似于形而上学。
科学与艺术:科学象艺术一样,也是一种创造。艺术需要想象力和直观洞见,科学同样需要。艺术引导和还原科学的真正价值
第三题 我感觉这个应该在书上有直接的解释,还是在书上找找吧!
形象的说,就像我们社会上的一个人是一个文化事物,那一家人就是文化综合体,在包含这家人的亲戚朋友就是文化系统,这些一个个一亲戚朋友等成员为单位的群体居住在一起,集中起来就相当于文化区。和我们生活中关系联系一下,会很有助于记忆那些难懂的地理知识了!!
第四题
关于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艺术的起源同人类文化的起源一样古老,从那时起,艺术作为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就始终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体现和反映出人类文化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作为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从另一方面来讲,艺术又必然受到文化大系统的制约。艺术作为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只是整个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范畴。文化系统的整体性决定了它所属的子系统,必然从属和依附于文化大系统。对于艺术来讲,社会文化大系统作为一种总的文化氛围或文化条件,直接制约着作家、艺术家和读者、观众、听众等每一个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从而间接对艺术的合作与欣赏产生巨大的影响。

5. 请高手们告诉这张照片的名称 及作者~谢谢

《原子的达利》作者 菲利普·哈尔斯曼
(看来这悬赏是非我莫属了)
菲利普·哈尔斯曼Phillipe Halsman(1906—1979)美国摄影大师。他的黑白肖像摄影,达到摄影艺术的高峰,成为世界摄影的典范。1906年生于欧洲的拉脱维亚首府里加市,青年时代的哈尔斯曼,曾在德国的德累斯顿学过三年电气和机械,并开始对摄影产生兴趣。1930年,他居住巴黎,开始从事摄影工作。1940年,纳粹侵占巴黎的前夕,他在爱因斯坦的帮助下,带着一只箱子、一架照相机,逃难到了美国。此后一直定居在纽约,直到1979年6月逝世,享年73岁。 
摄影师菲利普·哈尔斯曼,由于受到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和版画家 萨尔瓦多·达利的一幅名为《原子的达利》画作的启发而创作的同名摄影作品。
       1948年,人类迈入了原子时代的大门,萨尔瓦多·达利作为超现实主义的画家,当他听到这一理论时,把它理解为一种漂浮——原子核、质子、中子都彼此分离而又漂浮在空间中。据此,萨尔瓦多·达利创作了他的又一幅超现实主义作品——达利的原子,画中的达利拥抱着天鹅,但并未触到天鹅,连海浪也漂浮在海上。受到启发的菲利普·哈尔斯曼,于是提议“我想拍摄一张《原子的达利》,让你浮在空中,连同画架、画布以及其它一切都浮在半空来拍摄。在画布上画点什么还不能肯定地提出来,总觉得在画布上也画个浮在空中的物体才好”。达里非常赞成,他们讨论了一些细节之后,便投入了拍摄。哈尔斯曼记述:“我借来了三只猫。最初用一只做了试验,觉得还是三只一块儿用的效果要好,于是改变了主意。我喊一、二、三。数到三,我的三位助手一齐把猫抛出去,第四个人就用水泼上去。在猫和水还在空中的时候,我喊出‘四’的同时达里跳起来,我把这些拍摄下来……就这样在六个小时当中,经过28次抛出、跳起来,泼水的结果,好容易拍成感到称心的作品”。经过选择,第十六幅最为满意。《生活》画报用左右两个满页刊登了这幅作品,后为世界各国出版物转载。最后这张举世的佳作出现在了我们面前,照片上有四个形象:萨尔瓦多·达利斜站着,三只猫和一桶水飞过镜头前,那是德里的助手扔过去的。左边,哈尔斯曼的太太举着那把倾斜的椅子。而那张飞起来的猫的背后,就是萨尔瓦多·达利的太太黛拉的画像——那其时是一张底片,最终为了达到达利和哈尔斯曼希望达到的效果,使所有的东西看上去都漂浮在空中,如同在一颗原子当中。
    对于这张照片,摄影师能够在概念上突破现实的限制,在多次努力中,寻找最佳表现点,使得照片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击力,无论思想还是技术上都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

请高手们告诉这张照片的名称 及作者~谢谢

6. 请看过菲利普·科特勒 《营销管理》13版的朋友来说说?

看了一遍,没有看懂,书中的思想是围绕着满足顾客来展开公司的各项战略布置,看起来很有道理,很对,但是反观中国的公司,至少是我了解的,都不是这样做的啊,就拿我们公司来说,以营销管理这本书的理论评价我们公司,简直是逆足狂奔啊,我们公司这两年很不景气,对我们公司的做法,姑且认为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吧,由此,我想营销管理这本书可以认为是一个公司最理想的生存状态和策略吧,可以定之为最高目标。所以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们最好用批判或者存疑的眼光去看待。

7. 上海温港艺术品收藏投资是骗人的吗

这些艺术品公司十有八九不可靠。如果他叫你交前期费用 ,并且都是好几千上万的,通常都是目的是收前期费用赚钱的公司,不太靠谱,注意不要受骗,因为钱交了就没了,所以建议你多了解这个公司的收费情况

上海温港艺术品收藏投资是骗人的吗

8. 凡勃伦效应的艺术品消费

凡勃伦(Veblen)在《有闲阶级论》一书中写道:“在任何高度组织起来的工业社会,荣誉最后依据的基础总是金钱力量;而表现金钱力量,从而获得或保持荣誉的手段是有闲和对财物的明显浪费。”凡勃伦认为:艺术品的效用同它的价格高低有密切的关系。举例来说,一只手工制银汤匙的价格大约是10元到20元,它的适用性通常并不大于一只同样质料的机器制汤匙,甚至也并不大于以某种“贱”金属,例如铝为原料的机器制汤匙,而后者的价格大约不过1到2角。就实际用途而言,手工制银汤匙往往不及机器制铝汤匙。事实上,手工制银汤匙的主要用途是迎合人们的爱好,满足人们的美感。而以贱金属为材料的机器制品,则除了毫无情趣地供实用以外,是别无可取的之处的。凡勃伦总结道:第一,制成两种汤匙的材料,在使用目的上各有其美感与适用性。虽然手工艺品所用材料的价值,往往高于贱金属约百倍以上,但是,就实质与色彩而言,前者并不见得大大地超过后者;第二,假定某种被认为是手工制品的汤匙,实际上是仿造的赝品。但仿造得非常精巧,在外观上与真正的手工艺品几乎一模一样。只有精于此道者仔细观察才能识破。可是,这一作伪情况一旦被发现,那么,这件物品的效用,包括使用者把它当作一件艺术品时所感到的满足,将立即下降大概80%~90%,甚至更多;第三,即使对于一个相当细心的观察者来说,这两种汤匙在外表上也显得相差无几。除了份量轻重显然不同以外,几乎没有什么别的破绽。不过,只要那个机器制的汤匙本身不是件新奇物品,并且可以用极低的价格购得,它就不能由于形式上和色泽上相同这一点而抬高身价,也不能由此显著地提高使用者的“美感”的满足。当然,凡勃伦承认,具有艺术价值的物品之所以可贵,是在于它们具有艺术上的真正价值。否则,人们就不会这样其欲逐逐,已经据为己有的人就不会如此洋洋得意,夸为独得之秘。然而,凡勃伦同样意识到,这类物品对占有者的效用,一般主要不在于它们所具有的艺术上的真正价值,而在于占有或消费这类物品可以增加荣誉,可以祛除寒酸、鄙陋的污名。换句话说,这类物品之所以能够引起独占欲望,或者说之所以能够获得商业价值,与其将它所具有的美感作为基本动机,不如将其作为诱发动机。“一切珠玉宝石在官能上的美感是大的。这些物品既稀罕,又值价,因而显得更加名贵。假设价格低廉的话,是决不会这样的。”这就是所谓的“凡勃伦效应”(Vebleneffects)。在此基础上,凡勃伦敏锐地指出:从使用和欣赏一件高价的,而且认为是优美的艺术品中所得到的高度满足,在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是出于美感名义假托之下的高价感的满足。对于优美的艺术品比较重视,但是,所重视的往往是它所具有的较大的荣誉性,而不是它所具有的美感。“因为审美力的培养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的精力。”他甚至进一步认为:任何贵重的艺术品,要引起美感,就必须能同时适应美感和高价两个特征。除此之外,高价这个准则还影响着我们的爱好,使我们在欣赏艺术品时把高价和美感这两个特征完全融合在一起,然后把由此形成的效果,假托于单纯的艺术欣赏这个名义之下。于是,艺术品的高价特征逐渐被认为是高价艺术品的美感特征。某种艺术品既然具有光荣的高价特征,就令人觉得可爱,而由此带来的快感,却同它在形式和色彩方面的美丽所提供的快感合二为一,不再能加以区别。因此,凡勃伦认为:当称赞某件艺术品时,如果把这件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分析到最后,就会发现,意思是说,这件艺术品具有金钱上的荣誉性。由于重视艺术品的高价特征这个习惯进一步巩固,而且,人们也已经习惯于把美感和荣誉两者视为一体,大家逐渐形成了这样的观念:凡是价格不高的艺术品,就不能算作美的。正如约翰斯(Johns)所说:“当我们看到梵高所画的加歇医生的面孔时,再不会看到一个常见的忧伤与悔恨的肖像,而是一大堆金光闪闪的迷人的金钱。梵高、雷诺阿、毕加索这些名字现在已成为了财富和荣誉的象征。”“凡勃伦效应”显然有助于理解日本富豪在1980年代从国际艺术市场上一掷千金地购买梵高、莫奈等著名画家代表作的看似“非理性”的行为:早在1960年代就以收藏印象派作品而闻名的日本最著名的经纪人大佐福吉在1989年再一次做出惊人之举。利用在纽约访问的10天时间,花费2000万美元,购买了西格尔(Siegel)、阿尔普(Arp)、德库宁(WilliemdeKooning)、克莱因(Klein)和沃霍(Warhol)等人的作品。1989年11月,毕加索(Picasso)的作品《皮埃雷特的婚礼》出现在巴黎的一场拍卖会上,这幅作品的主要竞争者是日本富翁鹤卷和一位法国人。当《皮埃雷特的婚礼》的报价上升到4260万美元的时候,那位法国人开始犹豫起来了,不敢继续贸然加价,而鹤卷则志在必得,一下子把价格加到了4890万元美元,击败了所有的竞争对手。1990年,在纪念梵高逝世100周年的热潮中,梵高的作品《加歇医生的肖像》在嘉士得(Christie’s)拍卖公司以8250万美元的价格被日本纸业大王斋藤英夺得,创下了当时艺术品拍卖的最高成交价。与此同时,还以781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雷诺阿(Renoir)的作品《红磨坊的舞会》。尽管花费不菲,斋藤英却“连叫便宜”。根据日本海关的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987年8月,日本人从海外购入了87万多幅画作,总金额高达734亿日元。其中,从欧美等国购入的高档绘画约为12000多幅,总估价约为685亿日元,每幅画作的平均价约为538万日元。其中包括毕加索的《朵拉·玛尔的肖像》(约1.08亿日元)、雷诺阿的《拿扇子的女人》(约3亿日元),以及塞尚(Cezanne)、莫奈(Monet)等著名画家的作品。另据苏富比拍卖公司和嘉士得拍卖公司的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989年11月,从苏富比拍卖公司和嘉士得拍卖公司卖出的名画中,美国人购得了其中的25%,欧洲人购得了其中的35%,而日本人的购买量高达40%,成为最大的买主。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这些看似“非理性”的购买行为极大地满足了炫耀性消费心理,不过,此后的结果却不容乐观。1997年以来,由于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日本经济体制所存在的一系列结构性矛盾,日本经济陷入了以通货紧缩为主要特征,并伴随阶段性衰退的长期停滞。昔日被抢购来的西方名画,开始陆续流向经济增长相对稳定的欧美国家。据苏富比拍卖公司的估计,在该公司1998年上半年受委托拍卖的绘画作品中,有大约40%来自日本。嘉士得拍卖公司也发现,日本人委托该公司拍卖的绘画作品正在大大增加。1997年,日本人通过拍卖公司拍卖的艺术品总额达到了2500万英镑。英国《每日电讯报》(DailyTelegraphNewspaper)在一篇报道中讥讽道:“日本的艺术爱好者正在抓紧时间前往位于东京的川桥美术馆,以便赶在基弗(Kiefer)的11幅作品流出国门之前再看上最后一眼。”由于高桥治宪的两家公司相继破产,不得不转让自己于1988年以800万英镑购得的这11幅作品。这11幅作品最终由英国人恩特威斯尔(Entwisle)以400万英镑的价格夺得。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得知某人从事收藏活动,就会觉得这个人非常有品位;当人们得知某人收藏了珍贵的艺术品,更会觉得这个人很有身价。中国民间就有很多关于艺术品的民谚俗语,例如,“一页宋版,一两黄金”、“黄金有价,均窑无价”、“黄金万两易得,田黄一颗难求”、“家有钱财万贯,不如宋瓷一件”,等等。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古今中外的很多大富翁,例如美国的洛克菲勒(Rockefeller)、英国的伯利尔(Balliol),往往不惜巨资收购各种艺术品。今天,即使是美国微软(Microsoft)公司董事长盖茨(Gates)这样的I新贵也开始频频在艺术品拍卖市场露面,让人们感受到了收藏的巨大魅力。凯夫斯(Caves)的研究发现,人们从事收藏,多少都存在着自我包装的动机,目的是向周围的人展示自己的价值观或兴趣。很多传记文献都对收藏者寻找社会承认和永载史册的动机施以重墨。因为一般来说,只要提到成功的收藏家,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认为他们拥有很高的品位和鉴赏力。事实上,艺术品作为一种投资工具(有效的投机工具)的意义甚微。收藏者通常会由于其他爱好者或鉴定者对其所选择艺术品的美学评价感到欣喜若狂。因为“一旦收藏过程成功”,“永载史册的想法就得以梦想成真”。约翰斯同样意识到,很多收藏家购买艺术品的动机完全与艺术本身无关。从事收藏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社会声望,为了给人有文化修养的印象。很多巨富收藏家一直对建造自己的博物馆乐此不疲,因为这可能最终成为亿万富翁身份的象征。例如,石油巨商梅尼尔(Meniere)一辈子都热衷于收藏,迄今为止已经收藏了几万件艺术品。她在休斯敦(Houston)建立了自己的博物馆,这座由皮亚诺(Peano)设计的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好的博物馆之一。这显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她的社会声望和艺术品位,并成为她的亿万富翁身份的重要象征。又如,尽管石油大亨哈默(Hammer)因为收藏有数千件世界名画,而被誉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收藏家。他一生中最渴望得到的艺术品是雷诺阿的作品《船上集会的午宴》,但收藏该画的菲利普(Philip)却一直不肯割爱。哈默对此耿耿于怀。他曾经宣称:如果这幅画出现在拍卖会上,他将不惜卖掉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的股份来购买。从某种意义上讲,“凡勃伦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而不完全是一种经济效应。因为凡勃伦所说的炫耀性消费,实际上必须依赖于个人对群体的预期才能真正起作用。这就是说,在凡勃伦看来,具有艺术价值的物品带给购买者的总效用不仅包括由于直接“消费”这件物品所带来的“物理效用”,而且包括由于这件物品本身的高昂价格所带来的“社会效用”。